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法部门 > 州法学会
助推: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乡村振兴
2023-12-04    点击:[]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  作者:孙雅南、刘国彬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乡加车村的村民在田间收获稻谷(2022年9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卢忠南/摄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贵州全省多为山地和丘陵,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彻底摆脱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民收入增速明显高于经济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农民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2021年6月,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乡村振兴迈入全面依法推进新阶段。2022年10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在法治轨道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将更好地推动贵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出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项职责: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贵州省委依法治省委出台《关于开展三创六率六防止工作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意见》,省委依法治省办印发《贵州省法治社会建设“三创”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贵州省司法厅将民主法治与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和产业发展等多元融合,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探索出“党建引领、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德法共治,因村制宜、融合创建”的“贵州样本”。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标杆,建立全省区域之间创建工作经验长效交流机制,发挥先进示范地区的“风向标”作用,以“先富”带“后富”,努力实现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高质量“共同富裕”。目前,全省创建命名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和县级四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共9853个,约占村(社区)总数的54.97%,其中国家级154个、省级1709个,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铜仁市沿河县官舟镇大桥村盛鸿畜禽家庭农场主侯彩霞,从事蛋鸭养殖、皮蛋加工17年,既是法律明白人,也是学法用法示范户,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领航员”、学法用法的“宣传员”、邻里纠纷的“调解员”,2023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据了解,省司法厅探索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印发实施方案和工作指引,培育像侯彩霞那样的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9057户,覆盖全省50%以上的行政村。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民法典实施,贵州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写入了省委一号文件,纳入全省乡村振兴规划,纳入法治贵州建设、精神文明创建考核,自上而下全面推进实施。遵义市凤冈县土溪镇三河社区5名“法律明白人”全程参与人大代表换届、党总支部换届、居委会换届、监委会换届等工作,在全体选民心中树立了法律明白人良好形象。黔东南州天柱县邦洞街道三团村副书记龙宪福积极动员村“两委”成员参加遴选,他带头学习基层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熟练运用法律法规化解社会矛盾,当起群众学法用法的领头羊,带领村民学法共计500余人次,开展化解矛盾纠纷40件。

初秋的贵阳清镇市红枫湖镇民乐村水稻种植示范区,层层稻浪、阵阵清香,收割水稻的农民脸上洋溢着笑容。贵州政法系统将党的建设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党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格局进一步完善。今年年初,贵阳市检察院制定《贵阳市检察机关深入助推乡村振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选派13名检察干警驻村帮扶,帮助建强村党支部2个,协调帮扶资金46.6万元,建立完善村规民约1个,通过党建引领,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遵义市习水县公安机关选派249名警力到东皇街道岷山、红城、绿洲等村(居),对1701户搬迁户开展结对帮扶,倾听群众呼声,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

2022年9月,贵阳市修文县检察院与县生态环境分局前往阁老寨饮用水源现场开展“回头看”。现场已规范安装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隔离防护网、监控设施、人工湿地、标准化粪池等饮用水源保护设施。

位于修文县高仓村的阁老寨水库,是修文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总面积5.2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0万人。过去,该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围栏围网不健全且多处遭到破坏,缺少警示宣传牌、监控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日常巡查等保护措施,部分村民在水源地放牧、取水、垂钓,饮用水水源存在着被污染的隐患。2022年7月,修文县检察院在开展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专项监督工作时,接到村民问题线索反映。检察机关立即立案办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坝坝会”方式,邀请行政机关和村民代表在饮用水水源地现场开展诉前磋商,采取预防性措施开展综合治理,切实保护民族村寨饮用水水源安全。

据了解,贵阳市检察院不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加强对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等公益保护,针对行政机关、行业主管部门在乡村振兴领域履职不到位,及时制发检察建议推动问题整改。

为补齐群众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水源这个乡村振兴的短板,省公安厅按照《贵州省河长职责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的要求,认真开展锦江河“一河一策”起草制定工作,派员前往铜仁市生态环境局、铜仁市碧江区河长办开展调研,实地查看锦江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巡河过程中对河流漂浮垃圾清理工作进行了督导。目前,锦江河已基本形成了上下游漂浮垃圾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水环境较之前有明显好转。

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文化振兴要拓展乡村文化服务渠道,传承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自然遗迹、人文遗迹司法保护并重。黔东南州雷山县法院审理破坏野生楠木系列犯罪案件,发出全国首份古树救治令,紧急救治2600岁“古楠木王”。盘州市法院设立世界古银杏之乡传统村落司法保护基地。黔南州荔波县法院审理盗挖金毛狗蕨团伙犯罪案,建立全国首个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金毛狗蕨生态修复基地。遵义市凤冈县法院设立“凤冈县茶产业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法官工作站”,构建涵盖茶产业“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一体化防范保护机制。遵义市播州区法院联合林业部门,设立全省首个野生动物司法保护救助中心,加大对野生动物司法救助力度。遵义市湄潭县法院设立全国首家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发出首份茶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司法禁止令……

2022年12月,贵阳市清镇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余睿走进清镇市第一中学,以法治副校长身份为同学们送上法律知识大餐。据悉,贵阳市检察院选派191名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220余次,引导青少年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

此外,围绕乡村治理法治化、更好推动法治乡村建设等问题,省法学会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研究。近日,省法学会乡村治理法治研究会成立大会暨乡村振兴与基层法治建设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取得积极成果。

 

一份保障:全力维护农村农民合法权益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政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获取稳定收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渠道。

贵州省委政法委深入推进社会治安“1+5+1”重点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贵州,组建专班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防范盗窃犯罪、命案防控等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安顺市平坝区公安机关依托国家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使用“大喇叭+骑行警务”宣传模式,将反诈宣传延伸到每一个村社。今年以来,安顺市公安机关走街入户42000余户,及时发现并制止7起疑似诈骗案件。

据了解,今年以来,贵阳市检察院扎实开展助力农民工讨薪以及打击恶意欠薪违法犯罪活动,受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46件46人,支持农民工起诉58件63人,帮助78名农民工讨薪154.59万元。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办理的刘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不起诉案入选最高检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

近年来,贵阳市检察院办理了一批民事检察案件,对涉乡村振兴领域确有错误的生效民事裁判提出监督意见或提请抗诉,对涉农市场准入、证照审批等环节行政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发出监督纠正22件,提出行政违法执行监督26件,已采纳19件。联合民政等部门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或生活困难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司法救助,实现应救尽救。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67件179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98.66万元。

2021年11月,安顺市平坝区法院组织当事人双方对付款时间和金额进行协商,最终89名劳动者与郑某夫妇二人达成和解,并在线完成司法确认申请。追溯到2021年7月,郑某夫妇二人在平坝区从事生姜种植,雇用张某等89名劳动者为其种植生姜,口头约定工资按每天100元~110元结算。种植完成后,郑某夫妇拖欠89名劳动者劳务费200元至3000元不等,共计90305元。因多次索要无果,89名劳动者前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寻求帮助。区人社局核实后,随即与区法院联系。区法院通过在线调解平台,将案涉劳务合同纠纷委派给特邀调解员,调解员组织双方对付款的时间和金额进行协商,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息烽县法院从地方特色、区域文化特点等入手,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人民法庭,如九庄人民法庭辖区面积广、涉农纠纷较多,通过创建“护航农事”特色法庭,在辖区内石硐镇、鹿窝镇分别设立法官工作站,定期巡回审理,将工作留给法官,将便利留给群众,对涉农案件开通绿色诉讼服务通道,实现涉农案件当日立、及时审、优先执,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关岭县法院打造全市首个“女子法庭”,对于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构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联动机制,联合乡镇、村(居)、教育、妇联等部门开展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收集各村留守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名单,不定期进行走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近三年来,进村到组入户1000余次,涉及辖区32村50组600余户,发现解决问题200余件。关岭县法院断桥人民法庭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贵州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一道红线:法治利剑护粮食安全防线

>>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案件承办人前往清镇市麦格乡观游村查看灌溉沟渠的整改治理情况。检察机关督促整改后,灌溉设施正常通水,春耕生产正常开展,河道两侧稻田长势良好。 贵阳市检察院供图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贵州是全国11个粮食产销平衡省份之一。前不久,贵州各地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秋粮收储工作。全省政法机关严打危害粮食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三秋”生产。

2022年5月,在贵阳市中院审理贵州某公司非法占用农用地一案宣判后,该公司表示服从判决,并将申请检察机关帮助企业开展合规审查。

清镇市是贵州铝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对占全省40%的铝矿资源进行“富矿精开”。贵州某公司在清镇市卫城镇坛罐窑筹建铝土矿矿区,2015年开采以来,在未取得用地使用审批许可的情况下,非法占用农用地654.765亩。其间,该公司对农用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过赔偿,并先后通过补植复绿进行修复,但未对农用地受损期间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补偿。

该案系最高检交办贵州省检察院的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线索,贵阳市与清镇市两级检察院一体化办理该案。贵阳市检察院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请贵州某公司赔偿非法占用农用地采矿造成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生态损害价值、耕地恢复工程费用、调查评估费用共计487.31万元。

黔东南州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杨某元和杨某华兄弟二人的稻田相邻,一直以来杨某华多余的稻田水通过杨某元的稻田排出。今年年初,因连日大雨田间水量骤然增大,杨某华稻田排水冲坏了杨某元的秧苗。杨某元到杨某华家理论并商量改道排水事宜,因语言不当,二人发生口角激化矛盾。村网格员王庭祥与联户长王文荣在开展入户宣传缴纳合作医疗费用时,不忘排查辖区矛盾纠纷,与群众攀谈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向支书王清华及镇派出所汇报,并由派出所牵头组织村调委会成员以及网格员、联户长入户调解。经调解,杨某华愿意改变原排水路径,杨某元也为自己冲动说的话道歉,两兄弟重归于好。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管理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制度支撑。据了解,全省检察机关聚焦耕地保护、种子安全等突出问题精准实施法律监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贵阳市开阳县检察院督促县自然资源局、县税务局履行耕地占用税征管职责案,被省检察院确定为服务保障“四区一高地”专项工作典型案例。遵义市凤冈县检察院在办理某公司使用耕地违规种植竹柳树公益诉讼案中,通过诉前检察建议,推动被改变用途耕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防止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以检察能动履职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一条路径:农村产业发展托起群众致富梦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苗绣传承人龙禄颖(左二)与公司员工在手工刺绣车间交流刺绣技艺(10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更多依靠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近年来,贵州政法系统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积极履职尽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苗绣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将苗绣这一文化瑰宝作为产业大力推动发展。独山县法院有效化解了贵州某丝绸公司案件涉及的341户矛盾纠纷。2018年12月、2019年1月,独山县某劳务公司与某丝绸公司、原基长镇某村委会签订协议,约定由某丝绸公司流转独山县某劳务公司、原基长镇某村委会辖区内土地进行桑树种植经营。后因某丝绸公司经营需要,不再流转该土地。该丝绸公司尚欠独山县某劳务公司、原基长镇某村委会合同约定的2021年土地流转费,涉及辖区341户村民。纠纷发生后,独山县法院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方式,将涉及341户群众的纠纷,以村委会为代表与合同相对方只作一个案件协调,由村委会负责收取并向群众按清册发放转包、流转费,既有效化解矛盾,又减少群众诉累。

贵阳市“清镇酥李”“清镇黄粑”栽培历史悠久,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清镇市检察院积极服务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与清镇市相关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推动清镇农牧场水晶葡萄、清镇茶产、犁倭玉冠桃等具有天然、独特地域优势与文化特色的农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清镇市农业产业品牌培育打造、推广发展尽检察之力。

白酒产业是贵州省的重点产业,贵州省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以制售侵权假冒知名酱香型白酒品牌犯罪最为典型,由于犯罪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此类案件屡禁不绝。2021年4月以来,杨某甲等11人设计、制作、打印假冒贵州茅台酒的物流码、合格证、生产日期码、批次码等,并将非法制造的贵州茅台酒外箱在收购价格上增加100元后出售,2021年7月至8月销售非法制造的贵州茅台酒外箱共获利854300元。2021年12月,贵阳市检察院以杨某甲等11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提起公诉。本案通过刑事手段从严打击,主动履职追诉漏犯,并积极促成被告人赔偿权利人85万余元,助力企业挽回损失。

以酱香型白酒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着力点,贵阳市检察院积极参与酱香型白酒产业治理,助力白酒市场整顿。共批捕涉酱香型白酒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6件56人,提起公诉61件127人,涉案金额5800万余元。

仁怀市茅台特殊环境保护法庭所在地位于赤水河茅台段下游,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案件审理与诉源治理并举,积极发挥专业法庭优势,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茅台特殊环境保护法庭入选最高法“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以法治护航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更加充满活力。

使命在肩,责任如山。从摆脱贫困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奋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贵州人民信心满怀,充满希望。

  

上一条:贵州省黔西南州法学会制定二十条措施 发挥职能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条:彰显特色:中国之治社会治理的贵州进行时

关闭

打印